芜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统筹部署,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力做好行政执法、法治建设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法治建设工作格局。现将有关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政治引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强化统筹领导,落实考核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求,健全完善公积金法治建设工作领导机制。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要点,明确分管领导,形成法治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处室协同抓,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为高效有序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把依法行政和法治宣传工作纳入年度部门考核指标,将法治建设工作与公积金管理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
二是强化法制教育,提升法治思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通过中心组学习、党员大会学习、全体职工大会学习开展集中学法活动,解读新实施或新修订的法律法规以及党内法规,有效地带动党员干部对新实施法律法规的学习。今年以来,中心已先后组织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20次,党员大会学习12次。重点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同时专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知识,促进全体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
三是深化宣传教育,建设法治机关。充分利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站、微信、服务大厅,借助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契机,多层次、多渠道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推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2024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线上旁听庭审2次,通过以案释法、以案促学的方式,巩固全体干部职工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方式。持续开展“流动大厅”服务,将服务大厅的功能直接下沉到企业,采取企业点单、预约上门的常态化方式,持续扩大服务半径,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2024年共开展“流动大厅”服务112次,服务企业124家,惠及职工2万余人。
(二)强化制度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一是加强执法培训,牢固树立法律意识。以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方式等为主题,重点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内容开展培训,进一步强化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营造崇尚法治、依法办事的浓厚氛围,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工作落实。2024年,邀请法律顾问现场开展法治培训2次。
二是建立台账管理制度,坚持规范行政执法。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要求,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执法工作的通知》,规范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管理。建立住房公积金投诉案例管理台账,对台账进行追踪化管理,按部门对案件进行跟踪督办、周提醒、月汇总,及时了解案件办理进程,推动行政执法案件有序推进。今年共立案受理住房公积金不缴、少缴案件462起,追缴金额198.6万元;制发责令限期纠正违法行为决定书328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6件。
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执法效能。坚持以法治化政府建设为目标,以促进执法人员执法规范化为抓手开展各项行政执法工作。严格执行《安徽省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按照“岗前培训、持证上岗、亮证执法”要求,加强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组织做好执法证换领和新进人员报名培训考试工作。2024年中心共4名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认证通用法律知识考试,通过率100%,有效提升中心执法队伍法治能力和素质。持续推行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2024年主要负责人已出庭1次。
(三)坚持多措并举,提升法治建设水平。
一是推行科学决策,促进政策落地。今年共研究“三重一大”事项59项,所有事项全部提交党组会集中研究。出台新政前征求管委会委员意见3次,力求民主决策、集体决策、科学决策,把群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武器提升决策水平。
二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助力法治政府建设。聘请安徽青合青律师事务所的3名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参与中心重大行政决策、政策文件制定、合同管理、诉讼案件等事项的审议和合法性审查作用。通过全面覆盖、规范管理、作用发挥的“三步式”渐进路线,将全面依法治理落地、落细、落实。
三是坚持“数字赋能”,增强服务效能。立足住房公积金便民服务,将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不断实现住房公积金管理体系和服务能力便民化、高效化,截至目前,已实现13项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全程网办,线上服务“7×24小时不打烊”,通过在线调用共享数据,精简办事材料,解决异地办事需求,实现32项服务“全程网办”,22项服务“即申即办”,13项服务“跨省通办”,9项服务长三角“一网通办”,5项“一件事”可“高效办成”,个人证明事项“亮码可办”。2024年以来,共办理公积金网上业务超24.12万件,网办率达81.65%,相较于三年前上升45%。
(四)做好监督约束,搭建法治建设保障体系。
一是强化政务公开工作。积极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工作,在政府信息公开网和门户网站发布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和行政执法年度报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年对外公开征求意见1次,鼓励市民朋友对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提供意见建议,增强公积金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今年中心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共发布政策法规11条,政策解读5条,工作动态162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1条,主动回应关切11期。
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与公安、民政、不动产、银行等部门的协调对接,对骗提当事人进行约谈,督促其归还骗提公积金。2024年共查处各类住房公积金骗提骗贷案件2件(其中,骗提1件,套提1件),涉及资金16.79万元,全部拦截成功,并依据住房公积金个人违规行为管理办法予以惩戒。案件档案材料实行一户一档,专人保管。
三是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全面加强“民声呼应”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群众诉求办理质效。2024年中心党组共听取群众诉求感知分析报告11次,分析归集、贷款、提取三大类问题1159个,调整政策和业务流程11余次。进一步优化12329服务热线接听服务方式,实行“一键转接、三方通话”,全年共接听三方通话1487件,办件量同比下降51.34%,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二、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法治政府建设上虽取得了一定成绩,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一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中心行政执法案件涉及职工人数多、企业种类杂、追缴区间长、执法力量不足;三是法治宣传的载体形式不够丰富,群众法律意识有待提升。
三、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强化学法用法学习实效。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法宣在线学习及各类法律知识讲座,持续强化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法治政府建设的思路办法和务实举措。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学以致用上求实效。
(二)建立协作联动机制。提高上门宣传服务频次,做好对规上企业、拟上市企业、招商引资落地企业及被投诉企业的政策宣传,扩大宣传辐射范围,进一步提高公积金归集扩面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更多职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范围。健全联合执法常态化协作机制,全面推进多部门深度合作,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协同高效的新格局。
(三)创新法治宣传方式。创新法治宣传的形式和载体,利用图解、漫画、网络宣传手段,结合发放答题问卷等形式,不断提高群众法律意识;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等活动,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构建民主、和谐、幸福的法治社会。